二、北朝
与南朝一词相对应,还有北朝一词见于晋隋之际诸正史中,原本是指代北方某个政权的称谓。
北魏孝明帝朝与南方梁武帝朝对峙时,魏朝的兼殿中侍御史鹿悆曾经出使梁朝的徐州彭城,以劝降敌方大员豫章郡王萧综。当时情景在《魏书》卷79《鹿悆传》中有所记载:
须臾天晓,(萧)综军主范勖、景俊、司马杨瞟等竞问北朝士马多少。(鹿)悆云:“秦陇既平,三方静晏。今有高车、白眼、羌、蜀五十万,齐王、李陈留、崔延伯、李叔仁等分为三道,径趣江西;安乐王鉴、李神领冀、相、齐、济、青、光羽林十万,直向琅邪南出。”[9]
对于北魏的招降,梁朝镇守徐州的统帅萧综一时犹豫未决,因此他属下的军主范勖等人纷纷向鹿悆探问北魏兵力的虚实。针对范勖等军主的疑惑,鹿悆概括罗列出北魏军事部署的态势,称其部队分布西抵秦陇,东达琅邪,几乎覆盖魏朝全境。鹿悆的上述应答过于夸张,显然是针对萧综及其属下发出的恫吓。南北双方的言语争强无关本文宗旨,在此不必讨论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这段记载中双方议论的主体是魏朝的实力,而魏朝的称谓却被北朝一词指代了,这当然是梁朝廷并不承认魏政权为正统的缘故。可见,与上节讨论的南朝一词一样,此处所谓北朝,同样是在南北军事对峙的情况下使用的外交辞令。它既是南方的梁朝廷对于北方的魏政权之得体称谓,也是与南梁敌对的北魏方面能够接受的用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