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观学派
公元1、2世纪间,印度大乘佛教盛行,大乘经典亦相继出现。另一方面,当时小乘有、无学说竞立,外道邪见纷沓。龙树菩萨[18]出世后,以般若经典为根本,造《中论》、《大智度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等,倡导般若空观,“遣荡诸执,破邪显正”,大树法幢,展现大乘佛教富丽宏伟的思想,衍成大乘空宗,成为公元3、4世纪间印度佛教的主流。
承龙树教学,门人提婆[19]著《百论》、《四百论》、《百字论》,破斥外道思想及小乘教义;继之,罗睺罗跋陀罗[20]注释“八不”之说;笈多王朝[21]初期,青目[22]撰《中论本颂》注释本等,中观学派逐渐形成。
中观学派以《中论》为主,阐述“性空、缘起”的思想,又有“世俗、胜义”二谛论作为说明。前者以有名的“八不”偈——“不生亦不灭,不常亦不断,不一亦不异,不来亦不出”,揭示“缘起”的根本思想,以诸法万物皆起于因缘和合,故无自性,否定当时小乘、外道对于“生、灭”、“常、断”、“一、异”、“来、出”等执著或戏论[23]。二谛偈云:“诸佛依二谛,为众生说法,一以世俗谛,二第一义谛。若人不能知,分别于二谛,则于深佛法,不知真实义。”说明宇宙万法若立足于世俗谛,则一切法皆为“假名有”;若立足于胜义谛,则一切法皆为“自性空”。意即佛陀为化导众生,以众生理解的事相,开示真理。因此,若离世俗谛,则无法了解胜义谛;若离胜义谛,亦无法证入法性真实义。此外,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是中道义”的“中道”观,不偏执“有”或“空”,而从“真空妙有”中看待万象缘起性空的本质,亦成为中观学派重要的核心思想。